共话“诗和远方”,第二届同济青年论坛在京举行
2017年5月20日,同济大学迎来110周年校庆。作为校庆月压轴的校友活动,由同济大学校友会主办、同济大学北京校友会承办的第二届同济青年论坛,5月29日下午在北京举行,来自不同行业的13位青年校友分享了自己对“诗和远方”的体验与坚守,赢得了在场校友的共鸣与掌声。
同济大学校长钟志华院士致辞
同济大学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志华与青年校友分享了同济大学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工作进展,希望各位青年人无论何时都不要忘记同济大学的诗意与情怀。
同济大学校友会副会长徐宏声致辞
主旨演讲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艺术教学创新基地教授阴佳首先带来了主旨演讲:《远方的诗、未来的梦》。
TED演讲
12位毕业于同济大学,目前在不同专业领域耕耘的校友,以TED演讲的形式,分享了各自的人生经历,以及他们的“诗与远方”。
王悦阳,《新民周刊》记者。曾经,他在大学里创立昆曲社团,带来青春版牡丹亭,为理工科院校引入传统文化的清风,今天,他依旧坚守着最初的梦想,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守护者。
朱思聪,北京交通大学老师,曾经辗转各国求学、工作的他,分享了《国际化与学术圈》的感悟。
纪凯倢,国际珠宝历史与传承研究院副院长。她在十年职业生涯后,勇敢地听从内心的召唤,来到同济学习珠宝鉴定,并最终感悟到《转折点也是连结点》。
任冲昊,知乎大牛,KOL,也是观察者网的新闻总监。他从小学课本,谈起最初的“诗与远方”,他说:“诗与远方的历史也许只有一代人。”
刘婕,蚂蚁金服公众与客户沟通部公关总监。她的主题是《科技是最大的公益》,她告诉我们,即便一颗小小的螺丝钉,也能爆发出改变世界的力量。
王蔚,从事严谨的金融行业,却有着一颗“生活家”的心,布艺、木工、插画、印染,以及“古文物鉴定”……生活的诗与远方,也许就在心里,就在敢于追寻内心声音。
宋玉萌,新华社记者。从尘肺病到复旦投毒案,还有苗疆的绣娘……在国社做记者是一种怎样的体验?既要脚踏实地,又要仰望星空。
肖红玺,在浮躁时代,以工匠精神专注于现代制造业的学长,令人尊敬。
张峥,TJAD技术发展部副主任,在同济一路读完本科、研究生、博士。他分享的建筑业“黑科技”,让我们叹为观止。
毛元庆,曾经同济的学生会和研究生会主席,毕业后离开上海选择来到沈阳,短短数年内,成为沈阳天华的总经理。现场,主题为《浅谈文化 我们需要的坚持和信仰》的演讲,让大家耳目一新。
柯嘉华,一个在读书时喜欢“开心农场偷菜”,在校时跟学校要了一块地种菜,毕业后成了“农民”,选择生态农业,让大家“吃上自己特供”的同学,分享了创业的酸甜苦辣,让大家十分动容。
吴卓浩,创新工场AI工程院VP,铂诺、INWAY联合创始人,前Google中国用户体验负责人……而对于他来说,同济这个标签,是永远都不可磨灭的。
他分享了《同济改变我的十个瞬间》,告诉大家,一个学机械的设计爱好者,最终是怎么成为最好的“用户体验”专家的。
交旗仪式
北京校友会副会长张萌将青年论坛会旗移交给下一届承办方代表——深圳校友会秘书长赵溥。
王诗琪校友带来一段芭蕾舞表演
在校友们看来,这样以诗和远方为主题的活动,对于青年人来说意义非凡。在遇到生活难题时,“心中的诗和远方”会提醒青年人坚持心中的梦想,练就贵贱不退的傲骨晶心,这对于现阶段追求成就、疲于应对现实的青年人来说,十分可贵。
与会校友表示,中国梦是国家的梦、民族的梦,也是包括广大青年在内的每个中国人的梦。只有把人生理想融入国家和民族的事业中,才能最终成就一番事业。生活不只是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此次同济青年齐聚北京,共谈心中的诗与远方,不负“同舟共济”的校训,不负一个世纪的跨越与坚守,彰显同济人的凝聚力、责任感和社会担当。
同济大学最初由德国医生埃里希•宝隆创办、前身为同济德文医学堂。在过往的百余年中,同济大学看遍山河万象,始终不改“立德树人、同舟共济”的初衷。而从这里走出去的学子,将赤子之心篆刻在架架大桥上、深埋在沧海桑田的泥土里,播撒在座座古建中……当今时代,同济大学在关注校友飞得高不高的同时,更关注青年校友的内心。同济青年论坛鼓励年轻校友不忘心中的诗和远方,正与同济大学注重人文关怀的品格一脉相承。
摄影 | 柯小麦、陈欢
编辑 | 舒小米
鸣谢 | 各位与会校友的朋友圈图片
部分文字及图片来源于大公网、中新网等相关媒体报道